第466章 挤兑朝廷的下场
再看看宰执诸公,像赵鼎,李若水以下的的重臣,貌似也不怎么舒坦。 他们是负责跨部衙的政务……比如张浚就接了长城建造,军屯设立,学堂推广,发展畜牧业这几项横跨工部、兵部、礼部和户部的职责。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,头晕眼花。 相比起张浚,李若水的任务单一了不少,但是却更让人吐血……他负责治理黄河! 没错,赵桓终于有精力向黄河发起挑战了。 说到底,黄河是个人地水三者的矛盾。 人口压力,逼迫农民不得不开垦土地,多种庄稼,而植被损耗造成水土流失,洪灾不断,粮食减产,迫使开垦更多的土地…… 这玩意就是个死循环,在农业时代,一旦开启了,就止不住,更不要说还有小冰河期的气候加成。 最终的结果,大约就是“三马”择一。 只不过赵桓有个不错的窗口期,金人南下,造成北方人口大量南逃,黄河两岸出现了大片的无人区。 毫无疑问,兵连祸结,这是一场灾难,可人口减少,也确确实实让治理黄河有了希望。 加上赵桓推行均田之后,随即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。 这套体系建立起来之后,赵桓给老百姓提出了要求,每个村子,要严控外来人口,同时保持水土,不许过度开荒,以免毁了好容易到手的